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广州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,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,以教育部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》、《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、广东省教育厅《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》等文件精神为指导,探索应用型专业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,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,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,在教学理念、教学方式、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,努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,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。
依托信息处理与传输实验教学中心,2015年,广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。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,探索校企协同培养创新性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模式,在省教育厅和广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15年从2012级选拨了27名学生组建了第一届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,2016年从2013级选拨了23名学生组建了第二届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。2017年从2014级选拨了27名学生组建了第三届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。2018年从2015级选拨了14名学生组建了第四届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。
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分两个阶段学习,第一阶段(3个月)学生在企业学习,课程包括:必修:创新训练(5学分,代替毕业实习和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);选修1(每门2学分,至少选2门):工程设计技术与应用、产品研发技术与应用、产品质检技术与应用、工程现场调试技术与应用、生产技术与应用;选修2(每门1学分,至少选1门):企业管理、行业国内外动态、英文文献分析。第二阶段(7个月)毕业设计。

企业导师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毕业设计答辩

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在企业学习

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在企业学习

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在企业学习